查看原文
其他

学佛人如何面对亲属的死亡?

2018-01-27 妙华法师 腾讯佛学



如何面对死亡

——妙华法师给亡者亲属的开示

时间:2018年1月11日(丁酉年冬月二十五)

地点:尊客寮茶室

人物:妙华法师、悟启法师、心取法师、亡者亲属等

缘起:一俗家弟子的姐夫(优秀科研人员,年仅51岁)突然暴病身亡,家人一时接受不了,礼请妙华师父开解有关生死的困惑。

首先表示顺变节哀!

凡是过了五十岁的人一定要注意养生,平常要多关照自己的身体。冬至前后,过了五十岁的人如果不懂养生,走掉的人很多。

人的中风、脑梗、三高等一般都是有征兆的。

比如说晚上睡觉流口水,手脚冰凉、麻木,某个地方异常跳动,这个时候都要注意了,可能是中风、心梗、脑梗的先兆。

稍微学点中医理论常识都可以了解并预防,避免严重后果,这叫生命自查。

还有一些人属于事业狂、工作狂,根本就不关心自己的身体。

人的生命就像手机一样,虽然软件很强大,但还是需要一个好的硬件啊!硬件离开了软件不行,软件离开了硬件也不行,人生就是这样的。

标题

Q

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特别注意养生呢?

打个比方:健康是“1”,财富、爱情、事业都是“0”。当“1”在的时候,这些“0”都是有价值的;当“1”不在了,这些“0”都没有意义了。

所以除了工作、生活,还要注意养生。

孔子说“五十知天命”,《黄帝内经》说“不妄作劳”。但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在妄作妄劳。

“冬至一阳生”。冬至的时候阴阳转化,阴气极盛,阳气最弱,但阳气已经慢慢升起来了。如果大家不学习传统文化的话,就不了解这些知识。

所以说冬至前后养生非常重要,包括你们在座的各位,凡事要想得开,心里要调达,饮食起居一定要掌握规律,不能过劳。

标题

Q

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,虽然有房有车......但脸色都不好。为什么呢?

第一个是理,第二个是气。

理通则气顺。理是道理,气是气血。

如果你不是修道人,天地之间的道理领悟得不透,就不会按道的规律去生活。

平时我们学的道学、理学,实际上每分每秒在影响着人的生活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。

理不顺,气就不通。

现在环境污染、社会污染、人心污染都很厉害,且工作、生活节奏又很快,如果你一点都不懂得养生的话,小病就会酿成大病。

最大的一个理就是“生和死”。

你们看这本书:《死亡-哲学》。Shelly Kagan(雪莱·卡根)教授讲授的,现在是耶鲁大学最热门的课程。清华、复旦都开了这个课程:死亡哲学。

从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,生和死就是手心手背的关系。当你不了解死亡的时候,活着的意义就呈现不出来,糊糊涂涂地活一辈子,被环境,被社会风气,或者被工作、生存推着往前走。

但是当你了解了死亡的本质以后,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焕发青春。

一般我们中国人很忌讳谈生死的问题。

中国人一般把死亡叫大限。

不管出家为僧为道,还是在家升官发财,这个问题都必须面对。

标题

Q

《四十二章经》里佛问出家人:“人命在几间啊?”有的说数天,有的说一顿饭的时间。佛说都不对,人命在呼吸间。

你们平时这些话可能都听得少,但庙里的老和尚经常说:“小和尚你们不要放逸,今天晚上脱了鞋,明天晚上还能不能穿在你脚上还是个问题。”

人命就在呼吸之间,一口气不来命就结束了。

也就是说人是非常脆弱的,是无常的。因为无常,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命,善待生命。也因为无常,我们必须面对死亡。

法国有个哲学家卡斯帕尔,研究了人生哲学后得出一句结论:人是会思想的芦苇。

芦苇是什么?

芦苇是空的。季节一过就会黄,风一吹就会折掉。人和芦苇的本质区别是因为人有观念、有思想,用观念和思想来指导自己生活。

标题

Q

我们对待人生以及生和死是理性的吗?

《死亡-哲学》里面讲了几个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:“人到底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?”

“二元论”是什么意思呢?

“二元论”说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体,但是灵与肉可以分离。这就很深了,涉及到你们平时学的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。

作者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。

如果人是一台VCD机,正常运行的时能够发出声音,当把它摔在地上坏了,这就相当于人遇到各种疾病和横祸,那这台VCD机是不是就没有声音了呢?

他打这个比喻就是要引起人们开放性的思考,先不要盲目得出结论。

第二个问题:什么是“一元论”?人是有灵魂的吗?

在这里他抛开了宗教的说法,认为人是灵与肉的混合体,人是有心灵的,也是有肉体的。

那我们死亡之后还有灵魂吗?

世界上有五大宗教: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,都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。

佛教讲“轮回”,如果没有灵魂,怎么轮回呢?

伊斯兰教讲“二世”,如果没有灵魂,现世和来世怎么沟通呢?

基督教、天主教讲“上天堂”,如果没有灵魂,怎么上天堂呢?

道教讲“成仙”,如果没有一个生命的主体性的东西存在,怎么成仙呢?

总而言之,五大宗教都是相信有灵魂的。至于它叫不叫灵魂,怎么描述,那是一个学术问题。

那么我们做出一个推论:如果人有灵魂,那死亡就像换了一件衣服一样,也好像出了远门一样,有个东西不灭,灵魂不灭。

标题

Q
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活人和死人是怎么沟通的呢?

一种方式,感应。

比如说我母亲在病重期间,去世前后,不断地托梦给我,交代我应该怎么做怎么做。

还有一种是修行很深的修道者,他们能够知道人死后四十九天中阴身的状态,通过念经和做佛事来超度他们,让他们不要有牵挂并得到解脱。

《地藏经》“利益存亡品第七”里讲了一段话可能对你们有帮助。

“譬如有人从远地来,绝粮三日,所负担物,强过百斤,忽遇邻人,更附少物,以是之故,转复困重。”

也就是说这个人,生前他有很多理想、愿望没有实现,遇到意外的疾病或横祸走了以后,还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。

就像已经饿了三天肚子,背了上百斤的东西,负担很重。

如果亲人们再去争财产,再去弄感情纠纷,哭哭闹闹的,那么这个亡者就负担更重,更加困苦。

另一种方式,托梦。

关于梦的神秘性,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人敢下出肯定的结论。它很可能比我们的肉体要深刻复杂的多。

逝去的亲人经常以托梦的方式,告诉我们一些意愿。


   生?

死?

讲到这里我有两个意思。

第一方面:家里出了这种事,要节哀顺变。

第二方面:要意识到,只要是生命,都会有这么一天,只不过是早晚的事。

我们必须要理性地去面对,尽可能让死者不再牵挂,让活人不要那样的痛苦。

要慢慢地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,减轻这种情绪上的伤害。因为逝者已去,生者还要活下去。

我们面临的社会是现实的,残酷的。如果没有好的心态,没有好地身体,烦恼痛苦就会一直伴随着你。

请输入标题     bcdef

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少妇,名叫乔达弥。她的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,乔达弥伤心欲绝。

她抱着孩子的小尸体在街上奔走,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。

有些人不理会她,有的人嘲笑她,更有的人把她当做疯子。最后,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诉她,世界上只有佛陀能够为她施行奇迹。

乔达弥千辛万苦找到佛陀。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,说出了整个过程,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。

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倾听着,然后轻声地说:“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,你到城里去,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。”

乔达弥好高兴啊,立刻动身往城里去。

她对第一户人家说“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。”“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。”那个人如此回答。

她于是又走向第二家,得到的回答是:“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。”

她又走向第三家、第四家……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,最后,她终于悲伤地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。

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,做最后的道别,然后回到佛陀那里。

“你带回芥菜子吗?”佛陀问道,“不!”她说:“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,悲伤让我盲目,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。”

请输入标题     abcdefg

所以说不管是在胎里被打掉,还是生活中遇到横祸,或者是暴病而死,都会碰到生命的大限。

刚讲到“一元论”。如果相信人有灵魂的话,那么死亡不再是一件悲伤的事。

在死亡之际,你有没有勇气对自己说:一生辛苦奔波,我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。回到生命的本源,一个没有疾病,没有战争,没有痛苦的地方。

如果你信仰佛教,那就是去西方极乐世界;如果你信仰上帝,那便是上天堂......

总之,我们不应该悲伤,就像家里一位亲人出了远门,他早晚会回来。佛教说会转世、会投胎、会再来。

我们可以牵挂他,我们可以忧愁,但我们要相信他还会再来。

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,不管是宗教的寄托还是宗教的认识的话,失去亲人的痛苦就可以降低一些,不会在自己心里去无穷地放大。

标题

Q

如何面对“生死关”?

我们看看有些名人是怎样面对生死的。

王阳明,一位军事家、哲学家,才活了五十七岁,病死在路上。他有句名言: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
太虚大师才活了五十四岁,这并不影响他对今日中国佛教产生的作用。

在古时候有个说法:五十不为夭。

为什么“五十不为夭”呢?

如果一个孩子长到七、八岁就暴病而死,就叫夭折。按一百岁来算的话,五十岁已经活了一半了,该儿孙满堂,功成名就了。所以说五十不为夭。

有的人活了一百二十岁,但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,他的生命是有长度没有宽度、厚度的,他的生命是没什么价值的。

而有的人呢,虽然活得很短,但对社会是有很大贡献的,他的生命是有价值的。比如说诗人王勃才活了二十七岁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。

在这里不但谈灵魂的有无问题,还谈到人的深度、宽度、及价值问题。

总而言之,不是活得越长就越有价值,我们必须要客观地去看待。

一方面我们承认家里死了人,肯定会非常地伤心。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,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。回避不了死亡的,就是不愿意谈也回避不了。

因此家里出了事以后一定要节哀顺变。伤心是肯定的,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慢慢的心情就好了。

还有要提醒的是:不要老是旧事重提。如果老是谈这个事,圈子绕不出去,这就是在伤口上撒盐,哪壶不开提哪壶。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。


   生?

死?

再讲深一点的道理吧。

佛教认为人活在这个地球上,生者不定生,死者不定死。就像海里起一个浪花一样。

色空不二、空有不二、生死不二,理解了这层思想,坦然面对生死才好。

佛教的涅槃思想、如来藏思想不是在谈哲学,而是告诉我们生死一如,不必恐惧。

文怀沙今年已经一百零八岁了,他最常说的一句话:生是偶然,死是必然。活在这世界上偶然性太大了,但是死亡是必然的。

在生死问题上佛教有一个核心的理念:缘起法。

众生愚钝,拥有的不知珍惜,失去了又后悔莫及。

老公在的时候,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老是磕磕绊绊;等到分离的时候呢,又痛哭流涕。

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态度。

所以佛陀就劝这些信徒要惜缘,要珍惜人和人之间的缘分。

以我自己为例来说,原来家里有个八十岁的老母亲。逢年过节只要回去,亲戚朋友一大堆都来了。但是母亲走了以后,家里就很冷清了。

有老人在这里,就有一个家在这里;有丈夫在这里,就有一个家在这里。

这就提醒大家,不要老是怀念过去,而是要珍惜当下,珍惜人和人之间的缘分。

比如说你们姊妹三个,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互帮互爱呢?

要珍惜这个缘分,包括各位的亲戚眷属。

另一方面,缘散就做缘散想。

因为十里搭长亭,没有不散的宴席。

哪一个干部不离退休呢?哪一个工人不下岗呢?哪有房子住不烂的呢?

所以佛教说这个世界啊,缘聚缘散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高兴也好,不高兴也好,它是缘聚缘散的。

明白这些道理以后,要让自己当下的生命更有质量,而不是希求未来,怀念过去。要珍惜当下的缘分,当下的亲情、事业、家庭,这需要有相当大的智慧去处理好。

逝者已去,活着的人要珍惜当下的缘分,把现在的工作、生活搞好。

再提醒一下,你们在这种悲伤的气氛当中一定要小心,因为有句话叫“祸不单行”。

一般家里死了人以后,人的情绪都比较低沉,脾气会变得暴躁、焦虑,或者走到街上六神无主,所以这时就要像佛教所说的勤修戒定慧,心里越冷静越好。

一般来说走出这种情绪,最快也要一年的时间。如果三年还走不出来,就要看心理医生了。

庙里经常有这样的人来。

因为父母生前没有尽到孝,或者心里有遗憾,父母都走了三年了,一提起来就掉眼泪,心里面的疙瘩解不开。那就是说已经落下病根了。

所以说要积极地从这种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,而不是被动的在这里痛苦。

走出来的方法很多啊!

比如说把他身后的事情处理妥当,入土为安;另一种是要转移情绪,多想想他在世的功德,多想想他的成就,可以弥补你内心的悲伤。

再一种方法就是“念佛、念经”,主动地转移自己的情绪,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死亡。

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,

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。


关注腾讯佛学   长享智慧清流

●   相关阅读 

佛系青年,你所期待的青蛙不一定会回来…

人生就像一场考试:及格解脱生死 不及格请继续轮回!

至诚分享:学佛后 我是怎样在职场中戒烟戒酒的?

情绪的背后 往往指向你最深的恐惧

明天和死亡  哪个先到来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